查看原文
其他

连晓刚:不上补习班没参加竞赛,从清华学霸到教育创业者,他为什么拥有实现梦想的能力?

白滔滔 童书妈妈三川玲 2022-03-28

很难相信,没有上过任何补习班、培训班,爱看漫画,爱玩解谜数独的孩子,能够物理满分考上清华。

在清华,他从跟不上课到稳居年级前三,专业第一。保研后,去北大听文科课,研究建筑的理论和根源。 毕业后,他没有出国,也没有去当一名建筑师,而是创立了一家教育机构——这一切都不是刻意规划出来的。 为什么,他拥有了别人看起来很难做到的“实现梦想的能力”?

【成为】栏目写在前面的话:

采访完熊亮,有读者说,熊亮太特殊了,没有上大学,完全靠自己学习,依然成为有成就的创作者。而且,绘画、写作,很多都是学校教不出来的。我们想再看一看,真正的理科男、真正的学霸,到底是怎样成为的?
 
于是呢,我就找到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学霸。高考物理满分,清华年级前三,专业第一,保送研究生的连晓刚。我也想了解一下,学霸,到底是怎样炼成的。
 
而且,我之前说过,我不想采访天才型的人物,因为对广大的家长和孩子,不具备借鉴价值。而连晓刚,虽然是妥妥的学霸,可是没有拿过竞赛奖,也不是从小就超级聪慧的天才,父母也不是教授学者,很符合我们的要求。
 
▲在百造学堂的小会议室内采访连晓刚

那么,对于连晓刚,我充满着三个关于成为的疑问:
 
第一个,他是怎样学习,高考物理满分进入清华的?

第二个,他是怎样在清华又成为建筑系的学霸的?

第三个,作为学霸,他为什么没有出国,也没有去当建筑师,而是创立了教育机构的?
 
而和连晓刚坐在百造学堂的一个小小的角落里聊天的时候,我想,这怎么和我想象中的学霸不太一样呢?
 
我没有考上名校,更没有当上名校的学霸,在我的印象里,学霸有两种:
 
第一种呢,是不折不扣的天才,就是那种天赋禀异,学啥会啥,还学得特轻松,学哪科都跟玩儿似的,一学就会,一点就透。
 
第二种呢,是拼命学习的劳模,头悬梁锥刺股,三更起五更睡,不休不眠努力学习,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来学习。
 
可是呢,和晓刚聊天,觉得作为清华学霸,他这两种都不是。

他的气质,既没有那种天才般的狂放,也没有劳模般的那种积极,透着一股平和、自然。有时候,他说话甚至过于轻声细语,我都得侧着耳朵听。但是,透过他微笑着说出来的话语,我又能感受到来自思想上、格局上的坚定和自信。
 
他告诉我,他并不是一个事事争先的人,甚至在一些关键的时候,也就那样自然地走过来了。比如,他并没有参加过物理、化学的竞赛,也并没有一定要立志考上清华,包括要读建筑系,都是没有刻意规划的。
 
但是,他也说到,任何的事情,他都会去思考背后的原因,当他找到原因之后,就会去做自己能做到的最好的境地。比如,他刚到清华,发现很多同学都拿过竞赛金牌,但分析过后,发现他们只是早一些学习了很多方法。那么,他就及时地赶上,后来,他也就又成为了清华的学霸。
 
他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,而且清楚得令我惊异。
 
似乎,思想上的过于早熟,让晓刚很少遇到迷茫、无聊和郁闷。他的每一个选择,从不玩网游、玩数独,到不参加竞赛;从考入清华,到毕业后没有出国;从没有做建筑师,到创业做教育……他都有自己思考的逻辑和坚定的执行力。
 
更有趣的是,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冷冷的理性的思维之下,晓刚又有着邻家大男孩儿的乖巧、真诚,他时时展露的微笑,常常展现出想法里非常理想主义、完美主义的一面。
 
他虽然不是那种总是很热情、热络,极具亲和力的人。但是,我相信,如果他是你的朋友,一定是那种永远也不会辜负你、背叛你,永远值得你信任和依赖的人。他或许会经常指出你的缺点,但会永远真心对你好。
 
这就是我对晓刚的印象。
 

第一部分:
不补习、不竞赛的学霸
是怎样考入清华的?


“记事儿最早的画面
妈妈每天都给我讲故事”
 
我能回忆起来最早的记忆,是我妈在床头给我讲故事——那应该是唯一的画面。
 
后来我妈跟我说,她从我能开始听的时候就会这么做,每天晚上在床头讲故事。什么故事都有,成语故事、历史故事或者是一些童话小说的情节,有时候可能就是随手拿起的一本书或报纸,读一个段落。
 
然后,到我能说话表达的时候(大概两三岁),就让我听完之后再复述一遍。当然,复述的方式跟那个故事其实不太一样,是按我的方式把它再讲一遍。这也是我能记得的,我妈妈小时候给我的唯一的教育的引导。
 

“痴迷于各种解谜
对仿生学感兴趣”
 
我特别痴迷解谜类的游戏。
 
以前有那种书,好像是《解谜100题》之类的,我会在书店就翻,翻一天,把那个题解完,然后再回家。家里给我买的、我自己主动买的书里面,这种书能占到三分之一。
 
后来我开始看一些科学的书,科学的也有一定的解谜的色彩——它不是三五页把一个谜题解出来,但是我可能看了一章之后,对一个事情的理解就会更深一些。
 
我还记得一件事,我妈后来基本上每两年都会提一次。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,在书店看到一套仿生学的书,就特想要。可是,那是全彩、进口的书,挺贵的,要四五百元。我妈觉得太贵了,没给我买,后来她就一直后悔没给我买。 
 
其实呢,那套书的那些内容,后来我在别的地方也都看到了。
 
在小学阶段,我感兴趣的东西就是这些,比如说机器模仿了谁?飞机模仿了什么?这些灵感来自哪里?
 

“喜欢画画
但从来没有想当画家”
 
其他的兴趣爱好,应该是画画吧。我从小时候学国画,小学低年级学了几年,后来还学素描,然后学水彩,一直学到高二才停。
 
其实,也挺偶然的,就是我爸妈看我挺喜欢画,就送我去学画,然后也就每周画,一直就这么学,所以画画一直很好。
 
对我来说,画画相当于吃饭睡觉一样,反正每周都要画一画,也没把它当成一个一定要完成的事情。
 
我从来没想过,长大了要当一个艺术家、画家。
 

“把一套科学家传记的漫画给翻烂了”
 
小时候,很多孩子都想做科学家,我也一样。我对所有关于科学的东西,都感兴趣,但是,没有什么具体的方向。那个时候,也没有学科的概念,只要是能探索的东西,都会看。
 
我看漫画特别多,尤其是日本漫画。我喜欢看科学家的传记,而且是漫画版的传记,有一套漫画,我现在还记得,有居里夫人、爱因斯坦、爱迪生……那套书都要被我翻烂了。
 
我还会买一些科学类杂志,《环球科学》订了很长时间,后来订其他的科学杂志。还会根据杂志的推荐,买显微镜回来玩。兴趣就是这样创造的。
 
崇拜的是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,看了他们的传记之后,就看他们写的理论的一些文章。虽然看不太懂,但是还很喜欢看。

 
“自己退掉了游戏机
不玩网游、玩数独”
 
小学的时候,当时流行一种游戏机,叫做game boy。同学们都有,我也买了一台。后来玩了一个星期,我觉得不行,这个东西好像有点过于沉迷了。我就主动把它给退掉了。
 
那游戏机还挺贵的,当时超市还不让退,我就换了一些九连环啊拼图啊这些玩具。那个时候,我也就10来岁,我自己也很奇怪,那么小的时候,我就会抗拒让自己沉迷于游戏。我觉得,还是自制力比较强的一个人。
 
我发现,网络游戏大多是社交功能,就是大家都在玩,我也会玩一下。但是,我自己玩的游戏,主要还是解谜类的,还有数独这种游戏——我很早就开始玩数独了。
 
我发现,我喜欢的游戏,就是那种,任务相对简单,或者挑战某一个难度逐渐进阶的,而不是那种综合性的娱乐游戏。
 

“我没报奥数
班主任看了我很久”
 
我在小学的时候学过奥数,当时觉得怎么那么难。我看了看边上,有高年级(混龄的学习)能解出来。到了初中,我回忆起来,才知道那种解题的方式就是方程嘛,小学期间做这个,说明不了啥,不就是提前学了吗?
 
然后,我就决定,奥数这件事情意义不大,以后都要学的,不用花时间提前学——这也算是一种克制。后来,老师让大家报名参加奥数比赛,很多人都举了手,我没有举手,还被班主任看了很久。
 
学科上我最喜欢的还是物理,我的物理高考满分。
 
是的,我从来没有参加过竞赛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想那么清楚,可能是习惯。
 

“没上过培训班
父母也不管我写作业”
 
我没有上过补习班(培训班),课后作业我的父母也不看。他们只知道,我成绩大概怎么样,然后学的东西自己觉得会不会,大概就聊到这,就不太管。
 
我父母知道的,关于学习或者是升学的信息非常少,他们即便知道也不跟我聊,从小到大关于学业的事情,没跟我讨论过,由着我来。
 
到了现在,我经常想,比如说有很多鸡血妈妈,这些父母对孩子的路径规划得太清晰了,反而会给到孩子更大的压力。我小时候,因为我爸妈不懂这些,我反而更轻松一点。他们因为不知道,就不会有这样的焦虑,然后也不会把焦虑传递到我身上。
 

“成绩还不错
但完全没想过上清华”
 
我的成绩一直都不错,但也不是特别优秀的那种——高二之前就没有拿过全校第一——但始终是一个上升的曲线,高考其实是考得最好的一次。
 
高考前考得最好的一次会考,应该是省里两百多名。就“哇”,考得真好,然后也就没想别的了。最后高考考得比之前都好。然后考到了全省十一名,也是从来没有过的成绩。
 
但是,我从来没有想过一定要考清华,真没有过。我一直都是,非常沉浸于当下的。到高中的时候,也会有人问我要去哪。我说,诶,厦大挺好,要不去浙大,就没想过清华,完全没有想过。
 

“父母给我
最大的教育是善良”
 
父母对我的影响,主要是人格方面。
 
我爸妈都是公务员。我爸是一个话很少,基本没话的人,我们全家都天蝎座。
 
我父亲特别耿直,我见过最多的场景,就是他拒绝想送礼的人。他性格既清高,同时又是个老好人。就是在一个很冷酷的表面下,对大家很好的一个人——对确实遇到难处的,拒绝了人家送礼,却能帮到的尽量帮。
 
我妈也是比较善良的一个人。
 



第二部分:
从吃力的新生,是怎样成为清华学霸的?
 
“刚上清华,我特别吃力”
 
到了清华,最开始的时候,觉得好难。
 
一上来就是微积分,而且老师讲得特别快,我完全听不懂。但是,同学里有些是参加过竞赛的,他们就跟得上。我室友就是一个数学物理竞赛双金牌,每次作业刷刷刷很快做完,然后我做得特别吃力,压力很大。
 
刚开始,我就觉得他怎么这么强这么会学,后来才发现他原来以前都学过——很多学过的同学,他们不是真的一开始就那么强——我努力学了一学期,然后,我就考了年级第二。后来,始终在年级前三。
 
从大一开始,我比较强的地方还是专业课,从平日的建筑设计课程到毕业设计,经常保持在年级第一。学得比较好,而且不花太多时间。

▲大学时班里同学一起去长城玩
 

“我只感兴趣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”
 
其实,我觉得,我也就做到这个程度,对于学科要探索的东西,还是比较迷茫,不知道这个学科它来干嘛?
 
一个建筑设计的创作,到底是基于怎么样的一个来源或者根源?是不是有那么一点东西,可以成为原则?
 
然后,我就从建筑史里找答案,痴迷地阅读很多国外的文献,去找一些线索——大学的前三年,都是这么过的。在当时,我的这种状态还是比较异类的。
 
大家通常都在考虑的,就是出国。或者,是钻研怎样去学习模仿当代的一些建筑大师。
 
我对出国没有概念,也不知道有哪些学校,甚至,我大一的时候,连大家都在背的GRE、托福都没有听说过。
 
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,我只想去研究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。
 
从建筑史跟建筑理论开始,读到了哲学史、艺术史跟人类学的一些文献……看起来跟建筑没什么关系,但一直在寻找那个东西,它到底是什么。
 

“保研之后
去北大蹭文科的课”
 
本科之后,我保研了。我没有出国,也有一部分是经济的原因,出国的开销太大了。而且,我们学校里还有我很欣赏很喜欢的老师,我可以多学几年。
 
我痴迷于建筑,不是去看某个建筑大师成长路径,拿的奖项。而是更关注,我本身到底要怎么做,怎么样面对空白的图纸。这是一个终极问题,真的是无中生有,然后你还得说服自己。 
 
虽然我还是喜欢做建筑设计,但当时想是不是需要这方向(研究 )去走到更深,才可能给我一些比较坚定的东西。这个应该是我读研的时候的状态,到后面的这种状态,应该是变本加厉地在学这些东西。
 
我还经常跑北大,去蹭他们文科的课。
 

“我是怎样选择教育的?”
 
人在这个世界上,其实唯一的财富就是时间。我的时间如果去换取别人的生命的价值,其实是更好的一个事情,而且这种生命价值可能还不是一个人,可以是很多人。
 
一位老师也跟我讲,要做一个时间的拾荒者。他去在路边捡到一个东西,可能没有人在意、没有人去关心的东西,但是他擦去灰尘之后,却能看到非常宝贵的、可能只属于他能够感知的价值。 他的人生使命和价值,就是把这个东西的价值放大,被更多人看见。
 
这很深刻地影响了我,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会做教育的一个原因。

▲班里11月11日男生节,同学正好给我过生日


“他们说,晓刚
你有实现梦想的能力”
 
认识到这一点之后,我就去帮助一些同学学习、做项目。有什么事给我,我可以解决问题,给我一个题,我很快做出来。所以他们也很信任我。
 
比如,一起演话剧,做一个展览,去做室外的改造设计等等。我其实在这些过程当中,起到了一个引导、辅助的角色。能够帮助别人,把他自己原创的想法,实现出来。
 
我自己也越来越能扛事了,对后面做公司,也是一个很好的基础,因为我在挑战一些看起来不可能、看起来不靠谱的事情。
 
我创造出来的东西,是没有人做过,或者是超出一般水平的那些东西。
 
一起做事的那些同学的原话,说:“晓刚,你有实现梦想的能力。”
 
这也是做教育的一个很核心的基础,教育的目标,都是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梦想。 
 

“设计的课程,
获得了哈佛的奖项”
 
还在清华的时候,我们做了一个改变环境的项目,叫做“清华大学垃圾节”。说白了,就是你觉得哪里的环境不好,就去改变身边的一些没用的东西。
 
刚开始,我们是和本科的学生在做。后来,中学、小学,甚至幼儿园的孩子都加入进来一起做。
 
当时,有两位哈佛的同学,也加入我们一起做这个项目,等到申报到哈佛的时候,因为我们是带着普通人去改变环境,而且在这个过程中,还教会了他们知识、方法,运用到对生活的理解和改变中——我们获得了哈佛的奖项。
 
这个奖每年一次,那一年有50多个团队申报,全都是哈佛大学的团队。我们获得了第二名,应该是历史上最好的华人团队的成绩。
 
规划这个词,在脑中还很少出现,跟我小时候一样。
 
我选择教育的创业,刚开始,让父母和老师、同学都挺意外的,他们觉得我如此痴迷建筑学,应该去国外读博,去做一个建筑大师,按照这条路走下去。
 
但其实,我并没有远离建筑。而且,我还会以新的方式来表达建筑、实现建筑,不是一定要设计一栋楼,而是用更创新的方式。
 
比如,我们可以跟学校合作,在校园里呈现实体的大型的建筑空间、建筑教具,进行创新的教育。

▲室外实体建筑空间:《未来游戏场》

 

第三部分:痴迷于建筑学
怎样成为教育机构的创立者?
 
“我们教的其实不是建筑”
 
创立百造,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
 
很多人以为,百造是教孩子如何学习建筑的。其实,我们教的也不是建筑,说到底是让孩子对自己,他本身、他的状态,跟环境发生连接。
 
简单地说,这里面包含两个部分,一个是创造性,一个是工程性。
 
创造性,其实就是我怎样把知识、物品,为我所用,组合创造出一个新的场景、一个新的东西。没有创造性,你学习的那些字、词和公式什么的,这些知识都是死的。但是,你能够灵活地去重新组合它们,就可以创造出新的东西。
 
比如说,我们在课堂上会用模型组合,让孩子讲出一个想象的情景故事。他的故事可能很奇怪,也许对小一点的孩子来说,就会让家长觉得这不就是瞎编嘛。但他真的把模型做出来之后,会让所有人感到震惊。
 
对于孩子来说,他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体验,就是,我想的一个东西,只属于我的东西,被局部实现了。这个是非常重要。这个实现的过程,会给孩子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。
 
那么这个印象,从我们的教育理论上来说,就是“空间的认知高于符号认知”。当他实现这个东西,通过空间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时候,孩子会真正地吸收,而不是去死记硬背知识点。
 
在这当中,再去注入一些教育的目的跟知识内容,对孩子来说会远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有效得多,这是我们现在带孩子去动手、去做场景的原因。
 
这就是我们追求的“创造性教育”,一定要有效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变成创造中的一部分,而且要能给他留下空间的认知跟印象,还要有一定成就感,对自己的想法有一个回馈鼓励。
 

▲孩子作品:《正十二面体上的梦游仙境》


第二个方面,是工程性。
 
我们说的是工程性,其实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到底是怎么样?他能否看到事物背后的原理,如果说创造性更多的是想把一些抽象事物给具象化,那么,工程性就是把一些别人已经准备好的事物拆解开。
 
比如说一个机器、建筑、城市,对孩子来说,如果我们视之为超复杂的、超越自己存在的东西,就是所谓的超验。这个东西跟我无关,因为它是超越的东西,我无法去触碰它。
 
但是,如果我们能去理解这些东西背后的原理和关系,那么,我再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,它就不再是一个陌生的东西。而且,我还有机会去改变它。

▲孩子作品:《规划10户一组团的小区》
 
在我们的课堂上,把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和事物,通过我们的设计,把背后的原理凸显出来。这是我们教具设计的基础。
 
一个交通的沙盘,就可以让孩子看到,一些好像是无法掌握的、超复杂的、未知的,通过教学的转化,一个模型可视化的转化,就会变成学校里要学习的一个公式和几何的知识。
 
这个是我们在工程方面要解决问题。就是让孩子能够去连接,去用知识去解读世界。
 
这样的话,他会知道学的知识,有真实世界里真正的价值所在。这些知识,是属于我的意识的东西,不再是别人告诉我的东西。 

▲《用三角形建构跨海大桥》
 

“孩子的成就感,
就是我的成就感”
 
我的成就感,来自于课堂上孩子的状态。
 
当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上,表现出那种“发现了自己的手和脑,竟然有那么大能力”的状态的时候,我就会很有成就感。
 
我们的教具跟课堂,就是帮助他人实现梦想的。几乎每个孩子做完模型之后,状态都是非常high的。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,就是我把一些抽象的东西表现出来的一个成就感,这种成就感正是我们的成就感。
 
孩子们在课堂上,每做一个模型,每完成一个项目,都是实现一个小小的梦想。我们就是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人。
 
当孩子们实现的小小的梦想越来越多,他们就有可能把这一连串的小梦想连起来,去实现自己人生的大梦想。

▲2020年童书妈妈读书会嘉年华上的百造课堂


“要不断创新,
没想过上市什么的”
 
在百造,我们每年都在做新东西,要有新的课程、新的事情。
 
它能很好地连接年轻人,让我保持跟年轻人的关联度,我能理解他们,然后也知道他们有一些还没有实现的价值,通过我的能力,帮他们实现。
 
百造一方面要创新好的课程和产品,一方面就是要注入新的活力。也许有一天,百造能够成为大家都知道的一个“梦想实现室”,如果你有了好的想法,就可以来找百造,那是我所期望的。
 
反而,对于公司发展的规模、上市等等,真的就像我当初考清华一样,没想过。这不是公司的核心价值所在。规模和上市,也不是目的。
 
如果规模对应的是影响力的话,我更关心的是流动的速度、能量,能有多少人能够感受到百造所营造的这种教育氛围和教育方式,这才是我最关心、感兴趣的地方。
 

“中国教育最缺失的,
可能还是对自我的认知”
 
我们现在的考试,大多是在拼智商、拼记忆。
 
但每个孩子的智商、记忆力,其实都差不多,为了达到更好的“成绩”,大家就把学习这件事弄得很苦。
 
现在学生的学习,最大的困境就在于,要不断去重复,来对抗“记忆遗忘曲线”。比如,老师的要求,就是把一个知识点在高考考试前,按照某个节奏不断地复习。
 
这种学习的过程,就会变得很苦,越来越苦,尤其到后面越来越苦。而且,可能在早期的时候,家长觉得给孩子规划好学习时间,就能有效率出效果。结果呢,后来就越来越搞不上来、搞不定了,因为量太大了。
 
如果说学习有什么窍门的话,就是在生活中去学习、预习和复习,让孩子有观察生活和世界的能力。

让孩子发现,课堂上学的知识,走出课堂还能看见,还能用得上;而不是出了课堂之后,把家里也变成课堂,还在大量地做题。
 
然后,孩子就会在打游戏的时候,运动的时候,看小说的时候,去旅行的时候,都能出现这样的知识——复习对他来说,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。这样的话,很容易就学会了、学懂了、学通了。
 
一定要让学习这件事情,不变成一个割裂的事情。
 
我自己的经历,就是回家从来不做练习题,真的就是这么学。我的记忆也不好,但是这些东西都能学会。
 
我想对现在的孩子说,不管念的是什么大学,你都还是有选择权的——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的学习,考入好的学校并不是最终目的。
 
中国教育最缺失的,可能还是对自我的一个认知。自我认知是连接世界的一个起点,未来应该比较重视这一块,让每个孩子比较早地拥有自己的意识。
 


END

本文系网易新闻·网易号“各有态度”特色内容。



白滔滔:童书妈妈联合创始人。学机械、转经济,自学写作进入媒体,历经新周刊、南方报业,后创业从事数字出版。著及编著有《我手机》《十三亿》《西方教育三千年》《西方童诗300首》等。喜欢钻研教育思想,开发写作课程,和读书会家长孩子交流。同时,担任北京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,致力乡村幼师等项目。他还是每天穿得很酷去接送女儿的爸爸,是女儿小丸子眼中永不断电的故事机。



「成为」栏目相关文章:

白滔滔:采访熊亮张伯驹连晓刚……之后,我惊奇地发现:他们的父母都不管他们!

成为 | “新一代公益人”张伯驹:原来,自然之友的总干事从小在植物园里长大
成为 | 熊亮:我是怎样在阁楼里,自学成为一个画家的
成为|曾忆城:我从小就想当画家,美院毕业做了摄影师,现在自己搞创作
白滔滔:人生应该多来几句:so what!
做教育的,可不可以少讲一些“赛道”“痛点”和“玩法”?!
三川:到底是谁影响了你成为今天的你?




 书单  向微信后台发送“书单”获取各年龄书单

 加入  向微信后台发送“招聘”获取招聘信息

 转载  需转载文章请在文中留言,并附贵号介绍,我们会联系您


▼ 点击阅读原文,进入童书妈妈市集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